<optgroup id="jorab"></optgroup>
      1. 珠海本土網,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聞! 收藏本站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廣東經濟 >

        企業不掉隊 工業互聯網重塑廣東產業集群

        標簽:企業 平臺 產業 工業 互聯  日期:2021-03-14 10:51
        工業互聯網,要發展工業互聯網,相比于大企業,技術,要發展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為整個工業制造領域的技術進步以及所觸及的管理變革帶來極大空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2021年兩會上,“數字經濟、制造業創新體系、數字化轉型、產業鏈現代化、產業協同、優化供給體系與需求的適配性、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技術攻關”等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的政策熱詞,都成為關注點。

          其中,“工業互聯網”自2018年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已經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在這一輪競逐中,廣東將以怎樣的姿態實現持續引領?

          風向:“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助中小企業轉型

          傳統產業轉型步入深水區,這一次的路徑面向何方?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產業面臨的痛點說起。當前,我國的工業產業集群由于形成條件的限制,多聚焦于傳統加工領域,面臨勞工成本的增加、社會成本提升、人才短缺等挑戰,依靠簡單復制進行規模擴張,缺乏科技創新。

          產業集群需要從“小、散、低能”,走向“高、精、尖端”的發展方式。各地產業如果要升級,需要補齊研發、市場、供應鏈,服務等能力,實現供應鏈的拉長,上下游供應鏈整合,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7月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指出,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產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集成、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

          “相比于大企業,中小微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方面都較為落后,其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運用數字技術革新生產方式、管理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敝袊磐ㄔ汗の锼鶑V州運營中心主任李琦琦說,亟需一個數字化普惠平臺和有成功實踐的“領路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濃墨重彩提到了這一點:“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

          “過去,目前工業互聯網以項目制居多,平臺企業把項目制轉化為產品制,通過挖掘共性、尋找標準化服務,從而推動工業互聯網更快速復制!鄙顒撏陡呒壯芯繂T周浩談及這種轉變。

          破局:讓產業集群85%的企業不掉隊

          當下,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工業互聯網領域出現了一條新路徑:各大平臺廠商紛紛下沉到傳統企業聚集區,通過工業互聯網將其改造為數字化產業集群。

          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區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的目標,就意味著需要具備整個產業能力的底座供給技術、服務與生態,從企業成長生命周期進行賦能。

          然而,由于工業細分場景特點,要推動產業全環節的數字化和應用創新,在這樣的產業服務趨勢下,對技術供給方是一個挑戰,產業能力底座技術供給端正在發生本質變化。

          這意味著,誰有能力提供從一體化的全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與運營服務來滿足客戶需求,誰就能更好地服務區域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

          “傳統的軟件或者用堆集,已經很難提升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整個IT架構發生一個大的變化,以平臺為基座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模式,正越來越被中小企業接受!

          通過樹根互聯根云平臺在廣州打造的“全球定制家居產業鏈平臺”,訂單轉換、個性定制、柔性生產、透明交付等多個生產環節被串聯起來,中小企業“一步到位”、擁有了定制家具的能力。

          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介紹,經過測算,15%具備了家具定制全套的能力,但是85%的小企業沒有能力打通電商平臺、設計師平臺,軟件中的許多設計稿無法轉換成生產訂單,但通過平臺,中小企業也具有大企業一樣的定制能力。

          產業鏈的相互融合,匯聚成產業集群,樹根互聯又為小家電集群打造共享設計能力,生產的小家電更時尚、更受年輕人喜歡。

          作為制造業大省,廣東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鏈長制”,加大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工作力度。樹根互聯高級副總裁黃路川說,首提“鏈長制”,這意味著不再著眼于單個行業或領域的競爭,而是從“鏈思維”出發,在上下游緊密聯動中發揮引領、樞紐作用,讓區域在集聚發展中走向平衡、每家企業發光發亮,帶動廣東從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智造中心轉換。

          展望:深度賦能重構區域競爭力

          當前,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為整個工業制造領域的技術進步以及所觸及的管理變革帶來極大空間。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的競爭力,越發地體現在高科技產業的競爭中。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發布的15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簡稱“雙跨平臺”)中,華為、富士康、樹根互聯、騰訊等入選,數量保持全國第一。

          廣東省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及零部件生產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年營收超4萬億,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工業互聯網將成為助推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又一新引擎。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部署,大力推動本地產業數字化轉型,搶占新一輪數字經濟制高點,提升城市競爭力。

          近年來,廣州陸續引進了樹根互聯、阿里云、航天云網、海爾科技、浪潮云等20多家國內知名平臺,培育了百布網、中船互聯、博依特等一批行業領先平臺,以平臺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正加速形成。

          在粵東西北地區,也快速搭上數字化快車。電飯煲、電水壺等小家電集群是廉江當地的主導產業,然而,該產業也面臨著明顯的沖擊:上有一線家電品牌擴張的擠壓,下有產業集群高度集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影響。當地家電企業定位主要以貼牌模式及產品出口為主。

          而通過廉江家電工業互聯網平臺,逐步推進管理標準化、制造數字化,通過產業鏈與設計、與工廠對接,破解單點突破難題,并逐步實現整個區域集群做到全流程訂單和生產透明化管控,產業鏈各環節高效協同,實現了設備利用率、生產效率與集群競爭力的同步提升。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聚焦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創新驅動產業集群的培育和升級,工業互聯網這一新生態也將越發地被大眾所熟知。

          記者 郜小平

          出品 南方產業智庫

        火幣網
        最近更新
        熱門排行
        推薦閱讀